汽車鈑金工是干嘛的?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車子撞壞了,要校正回去的時候,就得找汽車鈑金工。(以下簡稱鈑金工)
當然了,雖說修車是鈑金工的事,你最該先找的還是保險公司、交警、或者修理廠的老板。
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一下汽車維修的工種。汽車維修工種主要分為三類:機修工、鈑金工、油漆工。(電工就不單獨說了)
機修工,就是修發(fā)動機、底盤的(底盤就是車底下的東西,人們普遍叫做懸掛);油漆工,就是補原子灰、噴漆的;剩下的就是鈑金工的活了。
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吧~
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撞得稀爛的車,像被踩扁的可樂罐一樣。
那還怎么修的回去?
這時候就得看鈑金工的能耐了。
鈑金工就是能把“踩扁的可樂罐”弄回原樣的人。
偶爾也有例外,比如撞成兩截、壓成披薩、擠成三明治等達到報廢條件的車(圖片可自行百度事故車),那就沒修的必要了。
有一個老板,口袋里帶個輪胎螺絲,到修理廠來說:“我車撞壞了,在路上開不過來,這是車上的螺絲,你幫我把車子弄好,我下午過來開?!?/span>
“是這樣的老板...”
“錢不是問題?!?/span>
“可以的老板,放心吧老板,包在我身上老板,對了老板你的車是什么牌子的?.......”
開個玩笑。
不是修不回去,是要結合實際。修劃不來,那就換。
話說回來,鈑金工主要修的一個東西,就是車架。
如下圖:
當車架受到撞擊導致錯位、變形后,要修復回去,這就需要鈑金工把它校正、復位以及換件。
這里涉及到一些車身上的問題,我們知道,一輛車不只是一個車架,還需要很多很多的配件組裝起來,才能成為一輛完整的汽車。
首先是前、后保險杠。保險杠都是塑料的(冷門的不提)。車身上所有塑料件都不耐撞,容易損壞,不便修復,一般都選擇更換。
經(jīng)常有人問,這塑料的一撞就壞了,那怎么不用鐵的?
這個,我也給不了科學的解釋。據(jù)我所知,前、后保險杠之所以都是塑料的,甚至是用更容易損壞的材料,是因為那些材料對人體造成的損傷更小。(也有部分車型是考慮到車身的重量,比如跑車上使用的碳纖維材料,可參考各類被撞擊后的跑車形狀)
這也是為什么車子大多是圓潤的而不會設計成很多突出的棱角形狀的原因吧(可自行腦補)。
然后發(fā)動機、底盤,油箱這些東西,我們放心的交給英俊瀟灑的機修工處理就好了。
接下來是車門、引擎蓋、后行李箱蓋,這些東西撞壞了,也得鈑金工來修。
車架上的,除了機修工以外的,包括這些車門、前后蓋上面安裝的各種各樣的零部件問題,都由鈑金工來處理,這些,就算是鈑金工另一個主要維修項目。
這些零部件問題指的是哪些?比如,車門打不開,門玻璃升不起來,天窗關不上,引擎蓋蓋不住。
諸如此類。
看起來挺簡單的,
實際上確實很簡單。
了解車的結構,各部件工作原理,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后想辦法解決就行了。
多簡單,哈~
當然,操作起來,會比較麻煩一點點。
畢竟你得花時間去認識這些東西。比如車門打不開這類問題,有時也可能是關不上,或者外面打得開,里面打不開,或者是防盜鎖不住,鎖住了又開不了,或者是車門只能鎖到一檔,或者是車門很不好開關,或者是車門開關的時候嘎嘎響,或者是車門下垂,或者是車門不能自吸,或者是車門拉手拉起來不回位,或者車門全部關起來以后指示燈還顯示有車門沒關......
接下來再說一個鈑金工的主要維修項目,
就是外觀。
車子撞壞以后,我們首先要修的是車架,因為所有部件都是裝在車架上的。
車架校正好以后,我們得量尺寸,確定各個螺絲孔的位置是否完全復位、對稱(對稱很重要)。
再然后我們得拿其他部件裝上去對比,看組裝起來以后,跟原車的縫隙、線條的高低,螺絲孔的位置有沒有偏差、能不能吻合。(特別是車燈、車門的縫隙)
修得好的基本上從外表看不出來是修過的,修得爛的就各種難看了,這個大家都懂的。
外觀修得好不好,主要一個就是看鈑金工的技術(副廠配件什么的我就不說了)。
鈑金大體上就是這樣了。